Andrew T. Smith、解炎
许多书籍都对中国多样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通常,中国被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严寒的青藏高原区。
东部季风区仅占中国总面积的45%,却养活了大约95%的中国人口。该地区有几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重要河流流经,最为著名的是黄河和长江。这里几乎所有的可耕地都已成为农田,而且多数原始森林都已经被毁。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大部分海拔较低,并多由广阔的冲击合股、沿海平原和一些古老山区组成。南部地方呈季节性温润气候,而且平原地区被醒目的石灰岩体所妆点。越接近北方,气温渐由热带变温带;在较远的东北地区,落叶林让位给大片的针叶林。
西北干旱区约站中国30%的面积,是欧亚沙漠和草地向东延伸的地区。世界上最荒凉的沙漠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青藏高原和昆仑山系的北部。中国第二大沙漠准噶尔碰地稍显凉爽,位于更远的西北部。各种小型沙漠则 向东延伸,其间渐增点缀着半沙漠和温带高原草地。最后岩石戈壁沙漠位于中国北部,并延伸至蒙古。两个亚洲最主要的山脉——天山和阿尔泰山分割了西北部这些广袤的蛮荒之地。人们在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能够清楚地看到覆盖于海拔5445m的博格达珠峰上的白雪(位于天山支脉)。
青藏高原区是世界最高和最偏僻的地区,平均海拔3000~5000m,占中国大约1/4的面积。用“高原”一词来形容并不恰当,因为该地方被许多雄壮的巨大山西环抱,比如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以及许多小型的支脉。然而,青藏高原至少70%是由高山草甸或半草原植被组成。。柴达木碰地是一处地质沉降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海拔只有2600m。
单是,这些自然地理区划并不能充分用于中国主要的生物地理区的划分。从生物地理角度讲,中国的种植物区系受到历史因素(它们从两个以前相互隔离的生物地理区界——古北界河印马界演化而来)以及开拓新栖息地的能力的影响。
Hoffmann(2001)对中国古北界的南部边界和相邻国家进行了分析,重点是该区哺乳动物的分布。他发现,中国西部古北界的南部边界由于地势高,古北界和印马界在这里重叠,形成极端窄小的地带。与此相反,地势低的地区(比如中国东中部地区),区域划分则更多地由纬度而不是高度决定,因此古北界和印马界之间的重叠区带扩月了一个宽阔的纬度带。该地带的南缘在近海岸地带为北纬28°,延伸至北纬25°、云南北部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附近。该种描述与以前中国古北界南部边界主要以中国东部黄河的纬度(北纬30°)为划分依据的描述不同。
最近,解炎等(2002)发展了一种了解中国哺乳类动物地理学的更细致和客观的方法。他们根据综合因素(海拔、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把中国划分为124个生物地理单元,然后把这些单元和171个精心挑选的哺乳动物的分布图进行叠加。基于哺乳动物的分布,进行生物地理单位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聚类分析,根据所得到的聚类型芯,简历生物地理单元的聚类系统图。使用这种分析方法形成了中国哺乳动物区域空间格局边界的区划。该研究还对509种代表植物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工作。
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中国哺乳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生物地理分区,与常规使用的中国地理区划的三大自然区边界进行比较,发现存在显著的差别。另外,利用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数据得到的生物地理分布区也有明显的差异。以植被为基础划分的4个主要生物地理区域是: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然后根据植物和哺乳动物的分区结果进一步划分成8个亚区域和27个区。雨三大自然区不同,以植物为基础的主要分区把西北干旱区划分为西部和东部两个部分,把中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部和你那不两个部分。生物地理区的北部和南部边界都比三大自然区更往南一些。但中国西南植物生物地理区基本与青藏高原相似。
在中国,哺乳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的分歧取决于常用的有明显对比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域的方法概论。此外,有生物地理学分布使用植物和哺乳动物之间数据的独特差异。在中国: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大生物地理学的分歧的发生基于植被。这些反过来又可以分为8个分区和27个地区。与自然地理区域相比,基于植物的主要分歧把干旱的西北分成西部和东部部分,把中国东部季风分成北部和南部部分。中国西南生物地理学区域的植物分布基本上是类似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区域的,尽管发现北部和南部生物地理学区域的边界比自然地理区域更靠南边。
关于哺乳动物有三个主要的生物地理学分歧。至于植物,在干旱的西北地理区域,哺乳动物有独特的西部和东部分布,哺乳动物分区边界的发生比植物的发生更靠西方。哺乳动物也将中国东部季风分为北部和南部地区,哺乳动物的边界比植物更靠南。在中国从西北到东南的大型弧,有一个哺乳动物生物地理学边界与两个植物边界相对比。哺乳动物在青藏高原的内陆水系区有北部亲和力。高原东南部地区展示了往东南向的不断扩展的动物区系的亲和力,维护哺乳动物动物区系更类似于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域的。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山脉显然是不同于周围的干旱区域。阿尔泰显示了其与俄罗斯的北方森林动物的明确联系。因此,张和周生物地理学把阿尔泰山脉与位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山脉相连接。然而,与大兴安岭山脉相比,超过两倍的阿尔泰哺乳动物在天山山区和干旱的准噶尔盆地在同时发生。
在中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山脉之间的植物有显著差异,然而在这些范围内哺乳动物的分布是相似的,该地区可以被划分为一个区域。
总的来说,分析表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产生独特的聚类分析的差异和在中国主要生物地理的区域的名称。而植物分布往往是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哺乳动物通常表现出广泛的地理宽容。另外,哺乳动物分布似乎更趋向于被主要河流和山脉截断,而这些似乎没有严格的阻碍到植物的分布。因此,植物的分布作为中国生物地理学的通用描述符似乎比哺乳动物更可靠。
区域 |
亚区域 |
区 |
东北部 |
内蒙古高原及东北平原 |
1. 大兴安岭区 |
2. 东北平原区 |
||
3. 内蒙古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 |
||
4. 鄂尔多斯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 |
||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
5. 东北东部区 |
|
华北及黄土高原 |
6. 华北区 |
|
7.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 |
||
东南部 |
华中 |
8. 淮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
9. 秦岭和大巴山混交林区 |
||
10. 四川盆地农业区 |
||
长江以南丘陵和高原 |
11. 东南丘陵山地、盆地常绿阔叶林区 |
|
12. 长江以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 |
||
13. 云贵高原常绿阔叶林区 |
||
中国南部沿海和岛屿 |
14. 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 |
|
15. 滇南热带季雨林区 |
||
16. 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区 |
||
17. 台湾岛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区 |
||
18. 南海诸岛热带雨林区 |
||
西南部 |
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南部 |
19. 川南、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区 |
20. 藏东、川西切割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区 |
||
21. 喜马拉雅山地区 |
||
青藏高原中北部 |
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 |
|
23. 青藏高原西中部区 |
||
西北部 |
|
24. 阿拉善高原热带荒漠区 |
25. 东天山温带荒漠区 |
||
26. 北疆区 |
||
27. 塔里木盆地沙漠及昆仑山区 |
中国哺乳动物的生物地理区划主要有3个部分。和植物一样,在西北干旱区,西部和东部的哺乳动物有明显的差异;哺乳动物的分区边界比植物更往西一一些。中国的哺乳动物在东部季风区的分布同样也有北部和南部之分,哺乳动物分区边界比植物更向南一些。从中国西北到东南的大范围弧形地区,哺乳动物只有一个单独的分区,而植物则有两个。动植物的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哺乳动物有皮毛,能挖洞,能移动等特点,因此能够适应更广泛的气候环境,比植物具有更加广泛的过渡性。
中国西北部天山及阿尔泰山的草地、山地森林和周围干旱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尔泰与俄罗斯的北方太假林的动物区域有着明显的联系,因此张荣祖和赵肯堂把阿尔泰的生物地理区和东北大兴安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阿尔泰的哺乳动物同时出现在天山和干旱的准噶尔盆地的种类是大兴安岭的2倍多。
东北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制备差异很大,但是这些范围内的哺乳动物分布却很相似,因此可以划分为一个区域。
总之,解炎等的分析表情了植物与动物在开拓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聚类分析和划分中国主要生物地理分区时,产生明显的差异。植物分布更加趋向于与环境状况紧密相连,而哺乳动物则常常表现出更强的地理环境耐受性。除此之外,哺乳动物显然容易被打的河流和山西阻隔,但这些对植物的分布似乎并不构成严重的障碍,因此植物的地理区化可能比哺乳动物能够更好地用于中国生物地里去的划分。